地理位置
位置
蓮湖區位於西安市城區西北部。東以北大街、北關正街、龍首村與新城區接壤;西以西(安)戶(縣)鐵路、北以龍首北路、大白楊路與未央區相連;南以南護城河、大環河與碑林、雁塔區毗鄰。面積42.9平方公里。地理坐標在東經108°50′57″~108°56′31″;北緯34°15′12″~34°17′39″。地貌
蓮湖區地處渭河沖積平原二級階地,高出渭河河床20~30米。龍首原屬殘存於二級階地上的三級階地,又高出二級階地3~13米。轄區總體地形東北部偏高,西部開闊平坦。域內有三條微緩起伏的坡梁,第一條由紅廟坡向東延伸至二馬路,等高線為400~410米;第二條由北城牆向西延伸至土門,大致沿400米等高線東西走向;第三條自西大街至東大街一線,恰好與410米等高線吻合。但經千餘年城市建設填挖,局部區域已不甚明顯。水面很少,除蓮湖公園和城河外,別無較大水面景觀。微觀地貌出現的突出現象是地面沉降,1959~1971年,地面沉降平均速度為2毫米/年。1972~1983年,沉降速率增大,平均沉降率為前一階段的4~9倍。1983年以來,沉降速度趨於穩定。海拔400米左右。
氣候
蓮湖區屬東亞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冷暖乾濕,四季分明。初春氣候涼而乾燥,四、五月氣候溫暖,風和日麗;夏季炎熱多雨,宜於作物生長;秋季秋高氣爽,多陰雨,氣候較濕潤;冬季不甚寒,乾燥少雪。年平均氣溫13.3℃,7月最熱,平均氣溫26.4℃,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6~7月,1934年7月14日氣溫達45.2℃。1月最冷,平均氣溫—0.9℃,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1955年1月11日氣溫降至—20.6℃。隨著城區規模擴展,建築密集,人口集中,城內形成高於周圍郊區的熱島效應,年平均熱島效應強度為0.5℃,8月熱島效應強度0.6℃。城區夏季年平均出現大於或等於35℃炎熱天數23天,出現大於或等於40℃酷熱天數0.7天。按習慣以平均氣溫10~22℃為春、秋季,大於22℃為夏季,小於10℃為冬季計:轄區一般春季始於3月25日,有64天;夏季始於5月28日,有98天;秋季始於9月3日,有61天;冬季始於11月3日,有142天。年日照時數一般為2038.2小時,8月日照時數最長,為233.7小時,占全年日照時數的11.47%,2月日照時數最短,為126.1小時,占全年日照時數的6.19%。日照時數受乾旱、陰雨影響,年際變化較大。年平均無霜期為232天,開始於3月22日~31日,最早開始於2月25日~27日,最晚開始於4月6日~26日;結束於11月3日~12日。最早結束於10月10日~21日,最晚結束於11月28日~30日。年平均降水量為584.9毫米,平均降水日數為96.6天。降水日數年際變化較大,最多達156天,最少僅71天。7、8、9月降水較集中,占年降水量的50%左右。12月和次年1、2月,降水量最少,僅占年降水量的4%左右。風向受地形與河流影響,全年多東北風,次為西南風,年平均風速2米/秒。自然資源
礦產
秦嶺山區大片的火成岩、變質岩以及渭河盆地巨厚的新生代沉積層,為各種金屬、非金屬以及能源資源的集聚奠定了基礎。現已查明的各類礦產共47種,其中金屬礦產21種,非金屬礦產22種,能源礦產2種,其他礦產2種。
主要金屬礦有:鐵、錳、鉻、鈦、銅、鉛、鋅、鋅銅、鉬、金、鎢、鈾和高鋁礦物原料。
主要非金屬礦有:大理石、長石、白雲岩、水泥灰岩、石墨、建築砂礫、脈石英、“藍田玉”、砂線石、硫礦等。
土壤
蓮湖區地表主要是土和黃綿土。土地上部為上更新統黃土夾棕色紅色古土壤層,厚數米到十餘米,下部為上更新統沖積層,為中粗沙夾亞粘土,沖積層20多米。土和黃綿土熟化層厚,疏鬆多孔,蓄水透氣,有機質含量1.14%~1.93%,益於農業生產。轄區西部,地表上部復蓋5~12米黃土,其中濕陷性土層約3~5米,濕陷等級I~Ⅱ級,屬非自重濕陷性場地,地基承載力一般12~18噸/平方米。下部為水位下飽和黃土,承載力8~12噸/平方米。再往下為亞粘土與砂礫層。舊城區,地表上部復蓋黃土約10米,地面以下2~6米之間普遍分布人工填土,多為碎磚瓦及垃圾,且有古墓分布。地基承載能力約12~18噸/平方米,強度較低,差異較大。自蓮湖路東口向西南方向,經玉祥門與西門之間、勞動公園與昆明路一線,有一條地裂縫,對供電、供水、供氣、管道、道路有一定影響。
植被
域內林業栽植主要為中槐、泡桐、楊、柳、椿、榆等樹,面積180畝。果樹主要有蘋果、葡萄、桃等,面積27畝。 行道樹以落葉喬木為主,主要品種有法桐、中槐、毛白楊、五角楓、檜、白臘、新疆楊等。園林綠化花卉草木,品種繁多。常青樹有側柏、刺柏、千頭柏、灑金柏、龍柏、雪松、油松、華山松、蜀檜、黃楊、石楠、女貞、秦嶺冷杉、水杉等,落葉樹木有中槐、刺槐、泡桐、青桐、法桐、毛白楊、垂柳、椿、皂角、榆樹、柿樹、銀杏、核桃、構樹等。木本花卉主要有丁香、木槿、紫金、紫薇、月季、牡丹、石榴、迎春花、連翹、家竹桃、玫瑰、蟠桃、鐵梗海棠等。草本花卉主要有芍藥、菊花、雞冠、金簪、晚香玉、一串紅、美人蕉、老來少、牽牛、鳳仙、草茉莉、鳥蘿、百日紅、千日紅等。攀緣類植物主要有爬山虎、紫藤、凌霄、薔薇、金銀花、葡萄、牽牛、香碗豆、葫蘆、苦瓜、絲瓜等。還有仙人掌科的仙人掌、仙人拳、仙人劍等多種。
概述
蓮湖區東以北大街、北關正街、龍首村與新城區接壤,西以西戶鐵路、北以緯二十六街與未央區相連,南以護城河、大環河與碑林、雁塔區毗鄰。總面積38平方千米/42.87平方千米。總人口698513人(2010年底)。區人民政府駐地西安市紅埠街,郵編:710003。行政區劃代碼:610104。區號:029。
人口
人口數據
蓮湖區人口數量除自然增長及因經濟發展、人口機械增長外,亦隨行政區劃變更而變化。1949~1955年,人口數量變化不大,全區人口未超過11萬。1956年“一五”期間新建的工業部分開工生產,人口增至135292人,比1955年增25486人,增長23.21%。1957年,北關、紅廟坡地區劃入,人口增至182129人。1962年,蓮湖區建制恢復後,西關人民公社地區未從阿房區劃歸,人口減至173958人。1965年,阿房區建制撤銷後,西關、土門、桃園路和三橋4個公社劃入蓮湖區,人口增至398479人。至1979年,人口增至44.48萬人。1980年,三橋街道辦事處地區劃入未央區管轄,人口減為405533人。1982年,居住和土地花插於域內的雁塔、未央所屬36個生產大隊劃歸蓮湖區管轄(後因土地變化,撤銷了草陽村大隊),人口增至443292人。至1993年,人口達538702人。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蓮湖區總人口698513人,占西安市總人口的8.25%。
民族
蓮湖區是西安市少數民族人數最多的區,據第四次人口普查統計,全區有26個少數民族,30752人,占當時總人口的5.61%,其中回族28762人,占5.25%;滿族1315人,占0.24%;百人以上的還有蒙古族219人,朝鮮族113人;其餘22個民族均不足百人。少數民族人口和回族人口之多,居陝西省各區、縣之首。域內回族,多世居西安,集中在化覺巷、西羊市、大皮院、小皮院、大學習巷、國小習巷、灑金橋、廟后街、北院門、麥莧街、北廣濟街、大麥市街等街巷。
經濟
綜述
2011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37.18億元,增長1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80.0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6962元。
2012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GDP)479.4億元,占全市比重達到11%,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1.5%。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212.22億元,增長9.9%;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267.18億元,增長12.9%。 二三次產業結構比44.27:55.73,與2011年相比二產回落2.13個百分點,三產提高2.13個百分點。二三次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0.39%和59.61%,二三次產業分別拉動生產總值增長4.65和6.85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區人均生產總值68300元。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完成213.28億元,占生產總值的44.49%。
工業
清代之前,工業生產皆是私營、個體分散手工作坊。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開始近代工業。民國22年(1933年),發起化學工業。民國24年(1935年),開展機制麵粉業。至民國29年(1940年),域內已有機器製造、五金鐵器、縫紉洗染、竹木器具、紡織、化學工業、麵粉加工、製藥、造紙、製革、玻璃、黑白鐵、銅器、針篦籠簍、證章製造、雨傘、服裝加工、紙製品、印刷、燭皂、電池、制箱、制氈、羅底等30多種行業327家私營、個體工業企業,除幾個較大企業外,一般企業10人左右,少數企業有職工50人左右。
建國後,轄區西部是西安發展工業的規劃區,中央、省、市屬大中型工業企業紛紛在西郊布點建設,其中有“一五”(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畫,1953-1957年,簡稱“一五”,下同)期間156項重點工程的7個項目的6家大型企業:遠東公司、慶安宇航設備公司、西安電力電容器廠、西安高壓開關廠、西安高壓電瓷廠(2項)、西安絕緣材料廠以及一批冶金、機械、儀表、化工、製藥、印刷、麵粉加工等50多家大中型企業,其中形成有享譽全國的西安“電工城”。
2012年,全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40.47億元,同比增長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0.5億元,同比增長8.9%。建築業增加值71.75億元,同比增長12.1%。
農業
建國以來,轄區農村(業)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建國前,轄區農村占45.7%的貧、僱農僅占有三分之一耕地。建國後,1950年11月至次年元月,十二區經過土改試點,除有副業生產的農戶外,有79%的僱農、64%的貧農和12%的中農分得了耕地;1951年元月後,土改在全市全面進行,域內農村實現了耕者有其田。
1949年,糧菜播種面積比為31:1。隨著經濟發展,城市人口增加,蔬菜需要量大,蔬菜播種面積逐年擴大。1965年,糧菜播種面積比為1:1.26,蔬菜播種面積首次超過糧食播種面積。至1993年,糧食生產播種面積僅占耕地總面積的8.5%,而蔬菜占地81.5%。
在農村耕地日少情況下,農村勞力逐漸向工、商、建築、運輸等行業轉移。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民依靠黨的政策,大辦鄉鎮企業。1982年,鄉鎮企業85個,總收入1657.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71%。1993年鄉鎮企業增至1041個,總收入3014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92%。農村勞力的64%從事鄉鎮企業,多數村民已經或正在由傳統農民向現代化企業職工轉變,域內農村已基本成為城市化的都市村莊。
至2013年,蓮湖區的城市化率達到了100%,徹底告別了傳統農業。
科技
全區科技工作運行平穩,2007年至2009年累計下撥科技三項費1023萬元,扶持科技項目23個,累計實現產值35193萬元,實現利稅4269萬元。認定高新技術企業6家,轉化科技成果20餘項,3家企業獲得市級科技項目立項,得到95萬元經費支持。2007年底,蓮湖桃園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技工貿總收入達到58億元,區內14家企業獲得24項市級科技進步獎勵。截至2007年底,全區新引進科技企業35家,其中註冊資本500萬元以上企業8家,園區共有科技企業600餘家,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全區經濟成長的發展極。
財政金融
2012年,全區地方財政收入累計完成34740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8%。地方財政支出2353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8%,其中用於農林水事務支出148萬元,科學技術支出1961萬元,醫療衛生支出13865萬元,教育支出62133萬元,分別同比增長27.45%、20.68%、20.66%和63.36%。財政總收入696461萬元,同比增長11.8%,按平均常住人口計算,人均財政總收入9923元,同比增長11.54%。
金融業實現增加值50.82億元,同比增長23.8%。
社會
衛生
蓮湖區重視衛生醫療機構建設,培養衛生技術人員,開展衛生防疫。1952年,大力開展以除四害、講衛生、消滅疾病為中心的民眾性愛國衛生運動,城區衛生面貌迅速改觀。同時有計畫地開展免疫和對傳染病的防治,為害已久的天花、鼠疫、霍亂、副霍亂等烈性傳染病得到控制。50年代後期,除省、市屬醫療機構在域內不斷增加外,區屬醫療機構也逐步建立,至1964年底,已有區屬集體所有制聯合醫院6個,職工239人。“文化大革命”期間,衛生行政、防疫、婦幼保健及醫療機構,一度曾受到不同程度衝擊和影響,衛生工作不能正常開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域內醫療保健機構穩步發展。
2013年,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和規範化電子建檔率分別達到80%和70%,孕產婦和0-6歲兒童全部納入了規範化健康管理範圍,兒童常規免疫接種率達到95%以上,重性精神病管理網路復蓋率達到65%以上,65歲以上老人體檢項目順利實施。
至2013年底,全區有西關民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桃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棗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土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環城西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青年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興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院門廟后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院門西大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多家社區服務中心。
文化設施
建國前,蓮湖地區民眾文化設施極少,文化活動匱乏,域內僅有北大街明星電影院、長安大舞台,西大街原社會路南口西側曉鍾社、橋梓口正藝社。另外,西關農民1945年開始在李家院(今西關影劇院址)搭棚演戲,有時也接待民間劇團演出。火燒碑等村莊的芯子、高蹺社火,逢年過節始組織活動。有些街巷愛好戲劇的民眾自發組織秦腔自樂班自娛自樂。建國後,黨和政府十分關心民眾文化生活,1950年1月即在回民聚居的原六區成立西安市回民文化館。1955年蓮湖區成立,市回民文化館改稱蓮湖區回民文化館。1956年7月首設蓮湖區文化科,始有專管文化工作行政機構。“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文化工作受到嚴重衝擊,一些傳統文化和文化活動被當作“封、資、修”受到批判。域內文化事業隨著經濟建設的逐步發展,先後建立蓮湖區少年宮、西關劇場、廣播站、雜技團等文化設施和團體。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各項文化事業蓬勃發展。
至2013年,全區有蓮湖區文化館、蓮湖區圖書館、西關影劇院、街道文化站、全民健身廣場、蓮湖區體育場、蓮湖農家書屋及勞動公園、蓮湖公園等文體設施。公共文化事業井井有條。
交通郵電
蓮湖區在隋唐時代,地處都城中心,街坊道路布局整齊,是唐代“絲綢之路”起點。唐末,雖全國政治、經濟中心東移,西安仍為西北軍政重鎮,轄區道路亦較通暢。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西安郵局在鐘樓東北角設立。1931年,西安機場在域內西關建成通航,揭開了西安航空的歷史。
1935年,隴海鐵路過境向西延伸,為轄區發展鐵路運輸事業創造了條件。
建國後,轄區交通郵電事業發展較快。西安火車西站、西安郵政大樓、玉祥門汽車站、西安汽車站以及鐘樓、土門、龍首電話分局相繼在域內建成。西安飛機場雖於1991年底遷西安鹹陽機場,但售票處、乘車點仍設域內。市內公交亦有24條汽車線路、5條無軌電車線路始發或通過轄區。
教育
幼兒教育方面:蓮湖區幼兒教育的歸屬關係逐步理順,全區除個別地域偏遠、周邊沒有幼稚園的國小外(如三民村國小、二府莊國小等),其餘國小附設的學前班均被取消。到2005年,全區共有單設幼稚園62所,在園(班)幼兒13493人。
特殊教育方面:切實保障殘疾兒童少年接受教育的合法權益,繼續辦好棗園國小啟智班,認真開展隨班就讀工作。2005年,全區開展隨班就讀工作的學校41所,其中國小36所,中學5所,承擔隨班就讀任務的教師194人,隨班就讀學生共172人。
經過合校並點、資產重組,2005年全區有國小49所,比2001年減少了7所,校均規模由2001年的801人增加到912人,增加了13.9%,在校生達到44699人,比2001年減少0.35%。小學生的入學率和畢業升學率一直保持在100%和99.99%以上。國小等級辦學水平進一步提高,青年路國小、西電實驗國小成為我區兩所新的市一級國小;慶安國小被省教育廳命名為省級示範國小。
全區承擔國中階段教育的中學有23所,比2001年增長13所,2005年國中在校生由2001年的25253人,減少到22580人,減少10.5%。國中入學率和畢業升學率分別由2001年的99.62%、51.07 %,提高到2004年的99.97 %、65.9 %。
截至2012年,全區共有普通中學21所,專任教師2117人,在校生35213人,畢業生數11272人;職業高中6所,專任教師278人,在校生7866人,畢業生數2339人;國小50所,國小專任教師2201人,在校生45315人,畢業生數7575人;幼稚園70所,專任教師1509人,入園人數6248人,在園人數22486人,離園人數5971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自然氣候
氣候
蓮湖區屬東亞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冷暖乾濕,四季分明。初春氣候涼而乾燥,四、五月氣候溫暖,風和日麗;夏季炎熱多雨,宜於作物生長;秋季秋高氣爽,多陰雨,氣候較濕潤;冬季不甚寒,乾燥少雪。年平均氣溫13.3℃,7月最熱,平均氣溫26.4℃,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6~7月,1934年7月14日氣溫達45.2℃。1月最冷,平均氣溫—0.9℃,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1955年1月11日氣溫降至—20.6℃。隨著城區規模擴展,建築密集,人口集中,城內形成高於周圍郊區的熱島效應,年平均熱島效應強度為0.5℃,8月熱島效應強度0.6℃。城區夏季年平均出現大於或等於35℃炎熱天數23天,出現大於或等於40℃酷熱天數0.7天。按習慣以平均氣溫10~22℃為春、秋季,大於22℃為夏季,小於10℃為冬季計:轄區一般春季始於3月25日,有64天;夏季始於5月28日,有98天;秋季始於9月3日,有61天;冬季始於11月3日,有142天。年日照時數一般為2038.2小時,8月日照時數最長,為233.7小時,占全年日照時數的11.47%,2月日照時數最短,為126.1小時,占全年日照時數的6.19%。日照時數受乾旱、陰雨影響,年際變化較大。年平均無霜期為232天,開始於3月22日~31日,最早開始於2月25日~27日,最晚開始於4月6日~26日;結束於11月3日~12日。最早結束於10月10日~21日,最晚結束於11月28日~30日。年平均降水量為584.9毫米,平均降水日數為96.6天。降水日數年際變化較大,最多達156天,最少僅71天。7、8、9月降水較集中,占年降水量的50%左右。12月和次年1、2月,降水量最少,僅占年降水量的4%左右。風向受地形與河流影響,全年多東北風,次為西南風,年平均風速2米/秒。農業狀況
域內農村主要分布在轄區西、北部。建國初,分別由三、六、八、十一、十二區管理。1955年蓮湖區成立後,先後由三科、工商科兼管。1962年7月,蓮湖區首設農業辦公室管理農業。1964年10月,農業交郊區管理。1982年1月,雁塔區將位於轄區內的潘家村公社及所屬30個大隊、未央區將位於轄區內的6個大隊共36個大隊劃歸蓮湖區管理。區撤銷潘家村公社建制,設區農副業局管理域內農業,兼行使區、公社管理職能。1984年5月至1986年2月,曾改為蔬菜局,管理職能依舊。1984年,生產大隊改為行政村,設村民委員會。1985年,草陽村因耕地所剩無幾,撤村轉為居民戶。1993年,全區有35個村民委員會,32133人。
建國44年來,轄區農村(業)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首先,勞動人民增加了耕地。建國前,轄區農村占45.7%的貧、僱農僅占有三分之一耕地。建國後,1950年11月至次年元月,十二區經過土改試點,除有副業生產的農戶外,有79%的僱農、64%的貧農和12%的中農分得了耕地;1951年元月後,土改在全市全面進行,域內農村實現了耕者有其田。二、農業生產水平顯著提高。建國前,農業生產力落後,技術落後,生產手段粗放,主要糧食作物小麥、玉米畝產均在100公斤左右。建國後,至1990年,小麥畝產達240多公斤,玉米畝產220多公斤。三、蔬菜生產逐漸成為種植業的主體。1949年,糧菜播種面積比為31:1。隨著經濟發展,城市人口增加,蔬菜需要量大,蔬菜播種面積逐年擴大。1965年,糧菜播種面積比為1:1.26,蔬菜播種面積首次超過糧食播種面積。至1993年,糧食生產播種面積僅占耕地總面積的8.5%,而蔬菜占地81.5%;四、建國後建成的西郊工業區和倉儲區,大量占用了域內農田,城建、工業用地日增,農業用地日少。1949年,全區有耕地34100畝,占全區總面積的52.99%。1957年,耕地減至23800畝,占全區總面積的36.99%。農民人均耕地0.77畝。至1993年,耕地減至8400畝,僅占全區總面積的13.1%。農民人均耕地為0.26畝。五、鄉鎮企業迅速發展。在農村耕地日少情況下,農村勞力逐漸向工、商、建築、運輸等行業轉移。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民依靠黨的政策,大辦鄉鎮企業。1982年,鄉鎮企業85個,總收入1657.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71%。1993年鄉鎮企業增至1041個,總收入3014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92%。農村勞力的64%從事鄉鎮企業,多數村民已經或正在由傳統農民向現代化企業職工轉變,域內農村已基本成為城市化的都市村莊。
商業經濟
轄區內有慶安宇航公司、遠東機械公司、延光機械廠、西安空軍通訊學院、西安航專等企業、院校組成的“航空城”;有西安電力機械製造公司所屬8個大型生產廠及40多個企事業單位所組成的“電工城”:還有工業自動化行業中的“亞洲第一大廠”西安儀表廠,冶金部最大的冶金專業設備製造企業西安冶金機械廠,西安市最大的麵粉加工企業西安人民麵粉廠,全國最大的膠印印刷企業之一的五四四廠,西北最大的綜合印刷企業新華印刷廠等大中型企業近200家。為建設新的經濟成長點,蓮湖區建設了兩個具有現代化水平的工業區蓮湖工業園區、大興工業園區。土門市場新區、勞動南路綜合批發市場、歐亞貨運市場、西北木材市場的建設為全區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創辦於1988年的桃園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入區企業已過445家,全面實施“科技興區”計畫,並成為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條主幹線上商業網點林立,家世界購物廣場、人人樂購物廣場、好又多量販蓮湖分店、土門民生商廈等一大批大型商貿中心相繼 建成,由49個大型專業化市場組成的市場網路,形成了具有蓮湖特色的多元化商品流通新格局,年交易額60多億元。隨著北關正街、北大街改造工程的完工,西二環工程的告竣,轄區商貿業蘊藏的無限商機將會進一步凸現。全區大力培育發展市場體系,加強市場監督和行政執法力度,全區集貿市場商品成交額為29.2億元,其中西門食糖市場日吞吐量達1000多噸,銷往周邊10多個省市,並躋身全國五大糖業批發基地行列。蓮湖區是一個回漢民共居區,轄區內有各色風味小吃深受百姓喜愛。如“德懋恭”水晶餅、輩止坡老童家的臘羊肉、同盛祥泡饃、賈三灌湯包子、德髮長餃子及大麥市街的回民飲食等。
旅遊景區
蓮湖區現有125處文物古蹟,但是長期以來,不管是市旅遊局對外促銷,還是省旅遊局對外宣傳,或市民閒聊,大都沒把蓮湖區的旅遊景點拾到籃籃里。陝西省旅遊局旅遊資源覆核評價組進行綜合分析認為,蓮湖區文化旅遊資源亟待規劃開發。據世界旅遊組織對新世紀旅遊消費的預測,文化旅遊已成為旅遊市場的新寵,宗教文化旅遊也列其中,而蓮湖區文化旅遊資源“家底”又非常豐厚,只是沒有管理部門把它們很好地包裝起來。
廣仁寺
廣仁寺,又稱喇嘛寺,位於西安城內西北隅,緊靠城牆,是一座環境幽雅、清淨無塵的佛寺。創建於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系清康熙帝來陝西巡視時撥款敕建,並御賜“慈雲西蔭”匾額及御製碑文“騰綏懷寰宇,順導蒸黎之至意也”。因題“廣仁”之額,故稱廣仁寺。寺內殿宇宏偉,庭院清幽,是西安地區唯一的西藏黃教寺廟,十三世達賴喇嘛士登嘉措和九世班禪額爾德尼·曲結尼瑪都在此住過並設有坐床。該寺自清代以來,是西藏、青海等地活佛入京朝貢,道經西安的行宮。每年農曆十月二十四、五兩日廟會,紀念黃教開祖口宗喀巴大師。印度、尼泊爾、日本等佛教僧侶也曾來寺進行友好交流,舉行佛事活動。廣仁寺在佛教界影響較大,八輩大喇嘛龔森建是1995年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阿嘉·洛桑圖旦二十一世呼圖克圖按藏傳佛教儀式側封的。該寺1983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鐘樓
鐘樓位於西安市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處。據《鹹寧、長安縣續志》載:鐘樓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廣濟街口。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年),由巡撫御史龔懋賢遷建於現址。遷建時,“樓唯築基外,一無改創”。以後雖經清乾隆五年(1740年)重修,但仍是明建原結構。樓上懸掛一大鐘,每晨擊鐘報時,故稱鐘樓。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鼓樓
鼓樓位於鐘樓西北,北院門街南端。據《鹹寧、長安縣續志》載: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樓上懸鼓,傍晚擊鼓報時,與鐘樓清晨鳴鐘,組成“晨鐘暮鼓”城市報時設施。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清真大寺
西安清真大寺創建於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占地12300多平方米,是西安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寺院呈東西向長方形,周圍砌青磚牆,全寺沿東西向中軸線前後分四進院落,殿、樓、廳、堂180餘間,每進置牆相隔,前後貫通。一進院內,古建木質牌樓聳立在東圍牆的磚雕大照壁對面,翼角飛檐,斗拱層疊,樓頂琉璃製作。二進院內,中央豎立有三間四柱石牌坊一座,中楣鐫“天監在茲”,兩側坊楣刻“欽冀昭事”和“虔誠省禮”。東西有踏道,西面踏道南北兩側各豎立沖天雕龍碑兩座。三進院內,中央建有二層三檐八角攢頂“省心樓”。樓南北兩側各有廂房15間,南側正中5間為接待室,北側正中5間為講經堂,院西置隔牆,設門樓3座,名曰“連三門”。四進院內,院心建“鳳凰亭”一座,中央亭呈六角形,飛檐尖頂,形若鳳頭,兩側亭呈三角形,左右翹翼,三亭相連,形似鳳凰展翅。沿鳳凰亭西面石階拾階而上,便登上“十門二空亮月台”,台上有面寬7間、進深9間的禮拜殿,面積1300平方米,可容千餘人禮拜。殿內天棚藻井彩畫600餘幅,構圖各異。板壁雕畫,蔓草花紋中套刻《古蘭經》文。解放後,政府多次撥款修葺,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都城隍廟
西安都城隍廟位於西大街中段,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原址在東門內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2年)移建現址,是當時天下三大城隍廟之一,統轄西北數省城隍,故稱“都城隍廟”。清雍正元年(1723年)廟毀於火。同年,由川陝總督年羹堯移用明代秦王朱爽府第磚石木料重修。重修後“規模宏大,棟宇崇宏,雄偉壯觀,甲於關中”。廟門口原有五間大牌坊,斗拱飛檐,氣宇非凡,尉為壯觀。牌坊前由一對鐵獅子鎮守,山門內有一條百米長的青石甬道,兩側是威武雄壯的“帥神”相封守護。由南向北,依次是文昌閣、鐘樓樓、二山門、戲樓、牌坊、大殿、二殿、牌樓、寢殿。兩側是道眾居住修真的東西道院,共有33宮。整個廟觀布局整齊、左右對稱、規模宏大、碧瓦丹檀、雕樑畫棟、巧奪天工、美倫美奐,是一座建築藝術的寶庫,也是道教文化的勝地。舊時,這裡信眾如潮,香火鼎盛。周邊地區信眾“過境必經”,常常人潮湧動,摩肩接踵。1942年,部分建築慘遭日寇炸毀,“十年浩劫”宗教活動被迫中斷。600多年來,雖歷經滄桑,但宏偉依舊,是西安市內僅存的兩座道觀之一,也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於歷史原因城隍廟長期以來被百貨商店占用。2003年3月西安市政府出資,將廟內商販遷出,將廟產歸還道教協會。隨著西大街改造工程,對城隍廟進行了全面系統規劃,恢復這座都城隍廟往日雄姿。
2005年10月啟動的城隍廟廟前廣場改造工程目前已經完工,修復了巍峨壯觀的都城隍廟大牌樓和山門,使其與鐘鼓樓遙相呼應,成為古都西安的又一盛景。城隍鼓樂:作為都城隍廟的重要歷史文化遺存,脫胎於唐代宮廷音樂的城隍鼓樂,被譽為“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和“西安古代的交響樂”,是中國古樂的一朵奇葩。
旅遊指南
交通
蓮湖區是古城西安面積最大的中心城區,因明代秦王荷苑而得名,東以北大街、北關正街、龍首村與新城區接壤,西以西戶鐵路、北以緯二十六街與未央區相連,南以護城河、大環河與碑林、雁塔區毗鄰。全區共轄11個街道辦事處和35個村民委員會,面積42.87平方公里,人口58萬。歷史上,此地人文薈萃,商賈雲集,是馳名中外的“絲綢之路”之起點。境內交通便捷,道路四通八達。有道路229條,城市主幹道16條,次幹道23條。西連西蘭公路,連通隴、新,南接西萬公路,可達鄂、蜀,有專用高速路與西安鹹陽國際航空港連結,被譽為第二歐亞大陸橋的隴海鐵路橫穿境北,火車西站是最大的東西部物資交流鐵路樞紐。
節慶風俗
生日
家中成員生日,全家吃麵條,稱“長壽麵”。今更重視兒童生日,添衣物,送玩具,備辦生日蛋糕、生日燭。小朋友亦攜禮品來慶賀,主家則以蛋糕糖果分送幼稚園小夥伴。
做壽
老人做壽,外甥與女婿都要送厚禮,其中必有長壽麵、壽桃、壽糕、紅燭。昔時富貴人家,壽桃高達一米多,上插米塑戲曲人物,配以壽屏、壽嶂。壽堂上,禮品列陳,紅燭高燒,敬過祖宗神祗,晚輩按輩份跪拜祝壽,送上壽麵,壽翁壽婆分“壽錢”。而後親友前來祝壽。
送五福
永嘉楠溪江兩岸有送五福祝壽之俗。“五福”即在布上繡上五隻蝙蝠,以蝠諧福,稱為“五福拜壽”、五幅系指長壽、富有、康寧、積德、善終。
飲食文化
牛羊肉泡饃
牛羊肉泡饃的特點是料重味重,肉爛湯濃,香氣誘人,食後餘味無窮,又有暖胃之功能。牛羊肉泡饃是西安最有特色最有影響的食品。古稱“羊羹”,宋代蘇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羊肉泡饃的烹飪技術要求很嚴,煮肉的工藝也特別講究。其製作方法是:先將優質的牛羊肉洗切乾淨,煮時加蔥、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爛,湯汁備用。饃,是一種白面烤餅,吃時將其掰碎成黃豆般大小放入碗內,然後交廚師在碗裡放一定量的熟肉、原湯,並配以叢末、白菜絲、料酒、冬粉、鹽、味素等調料,單勺製作而成。牛羊肉泡饃的吃法也很獨特,有羊肉燴湯,即顧客自吃自泡:也有乾泡的,即將湯汁完全滲入饃內。吃完饃、肉,碗裡的湯也被喝完了。還有一種吃法叫“水圍城”,即寬湯大煮,把煮熟的饃、肉放在碗中心,四周圍以湯汁。這樣清湯味鮮,肉爛且香,饃韌入味。如果再佐以辣醬、糖蒜,別有一番風味。是一種難得的高級滋補佳品。西安的羊肉泡饃館很多,其中老字號有“老孫家”、“同盛祥”等較有名氣。
賈三灌湯包子
來到西安,你是無論如何該去拜望賈三先生的,該去品味賈三先生透徹人心的清真和美輪美奐的技藝。找到賈三,你就算是找到了真正的小吃。西安的小吃多,“賈三灌湯包子”是名頭最大、字號最為響亮的西安小吃之一。賈三是回民,西安的回民差不多都是經商理財、運營資本的天才;同時,西安的回民有著悠久的吃苦敬業、愛國愛教的傳統。賈三依靠著優秀的民族傳統和祖祖輩輩傳下的敬業精神,歷經三年初創,五年立基,十年的潛心發現,二十年的不斷出新,創製出了“灌湯”形式的、以“賈三”冠名的系列美食。“賈三灌湯包子”的價值和意義,不只是拘囿於為西安食苑填空補缺的層面,他的“灌湯包子”蘊籍著許許多多令人思考的東西。
西安餃子宴
餃子是北方人普遍喜歡吃的一種麵食,餡有葷有素,佐以調料,食之味美。民間習俗在春節、元宵節和冬至吃餃子。餃子宴是西安餃子館和德髮長餃子館在傳統基礎上發覺創新的一種著名風味宴種。現在的餃子宴有108個品種,分為宮廷宴、八珍宴、龍鳳內宴、牡丹宴和百花宴等數十種宴席,可謂一餃一形,百味百餃。
輦止坡臘羊肉
西安“輦止坡”老童家臘牛羊肉,是用鮮牛羊肉加工而成的一種食品,是陝西省的傳統名特產品。它色澤紅潤,肉質酥鬆,膘肉分明,味美香醇,既易消化,又富營養,遐邇聞名。它是佐餐下酒的佳品,饋贈親友的上等禮品,也是理想的旅遊食品。西安“輦止坡”老童家的臘牛羊肉店加工生產的“輦止坡牌”、“鳳凰牌”臘牛羊肉,1982年被評為陝西省優質產品,1984年榮獲商業部優質名特食品稱號。
西安“輦止坡”老童家臘牛羊肉,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清代初年,由西安童氏所創製。當時在西安經營臘牛羊肉的店坊有十餘家。童氏兄弟綜合名家之長,改進配製方法,使老童家的產品質量高人一等,居同行業前茅。原僅生產臘羊肉,近百年又增加臘牛肉製品,故稱“老童家臘牛羊肉”。
西安臘羊肉以肉質松酥,色澤紅潤,鹹爛可口,氣味香醇而久負盛名。清末慈喜太后因八國聯軍侵入北京逃往西安,一天當行到北廣濟街時聞到一陣濃香,立即停輦,派太監探問,方知是老童家烹製臘羊肉而飄出來的香味,品嘗之後,讚不絕口,隨贈親書“輦止坡老童家”條幅。老童家臘羊肉即變成貢品,風靡京華。今輦止坡老童家的臘羊肉,已擁有現代化的真空包裝,批量生產,銷往國內外,使這一宮廷貢品變成廣大民眾的美食。
工藝特色
彩繪泥塑,鳳翔彩塑是一種民間工藝美術品。它是將粘土和紙漿攪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胚涼乾,上白色底粉,隨後塗彩,繪畫和上光即成。泥塑大都是空心圓塑體,也有浮雕式的掛件,既是兒童喜愛的玩具,也是陝西的旅遊紀念品.
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蓮湖區因明代秦王荷苑而得名。
秦漢魏晉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遷都鹹陽,今西安市區為鹹陽郊區。秦在國都鹹陽設內史,今蓮湖區域領於內史。
漢高祖五年(前202)始置長安縣。漢惠帝元年(前194)在今西安市北郊新建長安城並在此建都。今蓮湖區域位於漢城牆外東南部,隸長安縣。魏、西晉、十六國、北朝各代,隸屬未變。
隋唐五代
隋初,仍以漢城為都。但因久經戰亂,都城殘破不堪,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在漢城東南龍首原南側(今西安市所在地)另建新都。開皇三年建成遷入。新都命名大興城。大興城分皇城、宮城和外廓城。皇城是中央統治機構所在地,宮城是皇帝居住和聽政的地方,外廓城建在宮城、皇城的東南西三面,設108坊,是商業、宗教寺觀及居民住宅區。全城由大興、長安二縣以城市中軸線朱雀大街為界東西分治,今蓮湖區域大部隸長安縣。公元618年,唐王朝在此建都,大興城改名長安城,大興縣改名萬年縣。今蓮湖區城內部分,蓮湖公園以南位於皇城內,蓮湖公園至北關自強西路處於宮城中。外廓城諸坊在今蓮湖區域內的有:修德坊(今豐禾路東段至西站路之間)、輔興坊(今西站路至大慶路之間)、頒政坊(今大慶路至西關正街之間)、布政坊(今解家村至西關正街之間)、延壽坊(今西北大學新村以西地區)、安定坊(今火燒碑西村至西斜路)、休祥坊(今勞動北路至桃園路之間)、金城坊(今桃園東路、西儀一坊至延光里、新民西巷之間)、醴泉坊(今豐鎬路以南、草陽村及西安機場一帶)、懷遠坊(今糜家橋新村一帶)、修真坊(今任家口村一帶)、普寧坊(今任家口至大土門之間)、義寧坊(今大土門至桃園路之間)、居德坊(今豐鎬東路西段以南、土門至西安機場地區)、群賢坊(今桃園新村以東西安機場地區)、懷德坊(今西桃園及其以南地區)共16坊。坊設坊正,官從九品,發給俸銀。唐代末年,朱溫脅迫唐昭宗遷都洛陽,並“毀長安宮室、百司及民間廬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資治通鑑·唐紀八十》),運往洛陽,長安城成廢市荒街。天祜元年(904),長安置佑國軍,韓建任節度使,從軍事防禦考慮,決定放棄原外廓城和宮城,對皇城加以改建,是為“新城”。
五代至金,沿襲唐制。其中後梁開平元年(907),長安縣曾改名大安縣,隸大安府,縣衙駐今蓮湖區西關。後唐同光元年(923)改大安府為京兆府,大安縣復名長安縣。縣轄基層組織亦沿唐制,在新城設坊,今僅知北宋時有鐵爐坊(今灑金橋一帶)、含光坊(今甜水井街一帶)、掖庭坊(今香米園一帶)等。
明清時期
明洪武四年(1371),長安縣衙由西關遷駐西大街城隍廟東側今西安市教育學院院址。縣轄基層組織,在城為里,農村為鄉、里。在今蓮湖區域屬長安縣的有傘巷、安定、京兆、水池、廣濟、雙桂、含光、市北等里;屬鹹寧縣的有宣平、北京等里。
清代,長安縣城內基層組織改里為坊。今蓮湖區城內知有長安縣屬的含光(今迎春巷小區)、安定(今西門內北側大麥市街南段至貢院門、騾店巷之間)、傘巷一、二、三(今西大街中段路北鼓樓什字至北廣濟街南段之間)、市北(今西大街中段路北)、棗茨(今早慈巷地區)、貢院(今兒童公園至兒童醫院處)、南右所一(今蓮湖路中段至灑金橋北段路東地區)、保定(今廟后街一帶)、廣濟一、二、三(今北廣濟街中段以西至大學習巷北段之間)、後所一、二、三、四、五坊(今西北三路及西北二路地區)、前所一、二、三(今大皮院、小皮院至紅埠街一帶)、教場東西(今教場門)、土城(今西五台附近)、王家巷(今蓮湖路東段)、後衛右所一、二、三、四(今青年路西段路北地區)、京兆三、四(今西羊市與化覺巷之間)、鐵爐一、二(大學習巷至北廣濟街南段之間),鐵爐三、四(今灑金橋地區)、香米園(今香米園)、東西憐孤(今蓮壽坊地區)、新興(今大麥市街與大學習巷之間)、第八小(今青年路中段北至藥王洞中段)、北城小(今大蓮花池街至二府街與八家巷中段)、水月寺(今藥王洞與青年路西段之間)、水池四、六(今紅光街與四府街之間)、滿洲(今安定門內南北兩側)、曹家巷(今北曹家巷西段)、中所一(今糖坊街西段至青年路中段之間)等45坊。歸鹹寧縣屬的有北京(今北大街南端鐘樓西北隅北大街至社會路之間)、宣平(今北院門中段地區)、左所一(今二府街、八家巷一帶)、左所二(今西華門大街地區)、左所四(今糧道巷與社會路北段之間)、中所二(今北大街北段西糖坊街東段至青年路東段之間)等6坊。在農村改鄉為廒,知紅廟坡置紅廟廒,轄41村,另有部分村屬三橋、魚化、葉馬等廒。光緒三十一年(1905),省會推行警政,陝西省布政使司下設巡警道署(駐今西華門大街),下設警區,取代長安、鹹寧縣管理城關內的保甲(坊改為保甲)、戶籍、稅捐等行政事務,僅民間鄉約、地方有役使時仍隸長安縣。
民國時期
民國16年(1927)11月25日,陝西省政府議決設立西安市。初設西安市政廳,後改為西安市政委員會。
民國17年(1928)9月22日,西安市政府正式成立。蓮湖區域先後隸西安市政廳(委員會)、西安市政府。
民國19年(1930年)11月,西安市建制撤銷,轄區復歸長安縣。
民國28年(1939年)5月,長安縣政府由西大街遷往大兆鎮。
民國31年(1942年)1月,設陝西省西安市政處(駐西大街公字3號原長安縣政府地址)。長安縣從此不再管理西安城關行政事項。時全市除按警區設警察分局外,基層設鎮和保甲。今蓮湖區域內有第二區設的北院鎮(駐西羊市合作社),第三區設的安定鎮(駐西大街464號),四府鎮(駐鹽店街公字2號),含光鎮(駐雙仁府大巷廟1號);第五區設的通濟鎮(駐北大街61號),新化鎮(駐北大街376號);第六區設的梁府鎮(駐藥王洞),蓮湖鎮(駐許士廟街公字1號);第七區設的倉門鎮(駐大麥市街89號),金橋鎮(駐灑金橋49號);第十區設的泰安鎮(駐西關回回巷),興隆鎮(駐西關回回巷,今南小巷)。
民國33年(1944)9月,西安再次設市。
民國34年(1945)11月,基層撤鎮設區,以序數命名。今蓮湖區域內有第三、第六區全部,第二、第五、第十一、第十二區(駐解家村)的部分地區。
建國之後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5月27日,在原12個區轄範圍分別成立區人民政府。
1955年1月,西安市區劃調整為9個區,第三、第六區合併組建為蓮湖區,因域內有蓮湖公園而得名,初設蓮湖區人民政府,元月19日,蓮湖區首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宣布改為蓮湖區人民委員會(駐紅埠街路南原29號)。
1960年5月,蓮湖區建制撤銷,大部分地區併入阿房區。
1962年7月,蓮湖區建制恢復,仍設蓮湖區人民委員會(駐原址)。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後,11月更名紅衛區。
1967年1月17日,區人委同區委被以區機關“造反”組織為主體組成的“紅衛區無產階級革命派大聯合奪權委員會”奪權。
1968年3月9日成立紅衛區革命委員會。
1969年8月,區革委會遷駐大皮院24號。
1972年4月,恢復蓮湖區原名。
1979年8月,區革委會由大皮院遷紅埠街路北49號(今29號)。
1981年12月,區革命委員會改為區人民政府。
2000年,蓮湖區轄11個街道。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631224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 青年路街道 59897 、北院門街道 19377 、廟后街街道 31297、 西大街街道 30801、 北關街道 45962 、紅廟坡街道 84274 、環城西路街道 48470 、西關街道 70873 、土門街道 70448、 桃園路街道 86224、 棗園街道 60620、 蓮湖區虛擬街道 22981。
宗教文化
蓮湖區宗教文化濃郁,佛教、伊斯蘭教、道教、天主教、藏傳佛教五大宗教文化交相輝映,其代表性建築各具特色。化覺巷清真大寺作為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中國宮殿式古建築群,是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結晶,是迄今為止我國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國式清真寺之一,被稱為世界上唯一中國式伊斯蘭寺院。廣仁寺是清康熙帝御批敕建的著名喇嘛寺院,是西安地區唯一的一座藏傳佛教寺院,也是藏漢文化交流、民族團結的見證。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和九世班禪額爾德尼·曲結尼瑪竇在此設有坐床。都城隍廟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是西安市內僅存的兩座道觀之一。道教城隍鼓樂作為都城隍廟的重要歷史文化遺存,被譽為“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和“西安古代的交響樂”。2003年政府出資修復了巍峨壯觀的都城隍廟大牌樓和山門,使其與鐘鼓樓遙相呼應,成為古都西安的又一盛景。西五台為佛教的著名古剎,是李世民為孝敬篤信佛法的母親,仿照南五台而修建的朝拜場所。臥佛殿內的涅磐佛及侍立的十八羅漢塑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堪稱明代雕塑珍品。天主教南堂屬於中西合璧的建築,始建於公元1716年,具有羅馬式教堂的特點,可容納500人作禮拜,是西安城內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堂。
政治經濟
行政區劃
蓮湖區,全區轄9個街道辦事處、21個村民委員會和113個社區。9個街道為:青年路街道、北院門街道、北關街道、紅廟坡街道、環城西路街道、西關街道、土門街道、桃園路街道、棗園街道。
民族發展
1990年,區內有回族、藏族、壯族、苗族、黎族、白族、土族、朝鮮族、俄羅斯族、哈尼族、錫伯族、維吾爾族、羌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26個,30752人,占全區總人口的5.61%,占省、市少數民族總人口的19.76%和46.46%。其中回族28762人,占區內少數民族的93.5%,分別占省、市回族人口的21.97%和53.51%。在陝西省各縣、區少數民族人口和回族人口中均占首位。區內回族大部分聚居在化覺巷、西羊市、大皮院、小皮院、大學習巷、國小習巷、灑金橋、香米園、大麥市街等街巷。其他各少數民族人數較少,分散居住境內。解放前,回族民眾在政治上得不到完全平等,經濟生活貧困,大多以小商販為生,不少民眾常年是買斤斤炭、兩兩面,在艱難困苦中度日。
解放後,黨的民族平等政策,使回族民眾在政治上翻身,經濟上發生巨大變化。從1955年至1990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蓮湖區委員會除第二屆外,都有一名回族人士擔任主席或副主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的少數民族一般都占10%以上;1990年政府機關中的少數民族幹部占幹部總數的5.5%。從1953年至1990年,除“文化大革命”期間外,經常有一名回族幹部擔任區長或副區長;從1981年12月區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設常委會起,至1990年第十二屆止,屆屆都有一名回族人士擔任常委會主任或副主任。黨和政府對少數民族的經濟生活多方面給予扶持和幫助。對生活困難的適時給予救濟。扶持少數民族發展生產,組織少數民族就業。60年代初,基本結束了過去生活不穩定的狀況。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民族企業發展迅速。以馬平一為廠長的五金機電設備廠,從八名職工的街道小廠,發展為年產值130多萬元、利稅31萬元的企業,所產“駿馬牌”上水器暢銷全國各地,並於1986年和1987年六上老山前線,為前線戰士贈裝供水設備。特別是回族民眾發揮傳統民族經營優勢,1986年有1160戶、3952人從事個體經營。大麥市街形成回民飲食街。1987年境內回族中個人購買大小汽車100多輛,並於1988年組建回民伊蘭、伊聯、協興三個計程車隊。現在回族人民生活中出現了五多:蓋新房的多,買汽車、機車的多,購置家用電器的多,出外旅遊的多,供子女上大學的多。
回民的文化教育事業也相應發展。1950年,回民文化館成立後,辦識字班、回民業餘中學及各種文化、技術學習班,開展各種文化體育活動。1980年以來,陸續建立回民中學、回民國小、民族幼稚園,對回民中學和五所回族學生集中的國小配備回族領導幹部。區上還設立少數民族教育研究學會,總結、探索提高民族教育質量的辦法和規律。少數民族入學率、普及率、鞏固率、畢業率都達到98%以上。由於境內少數民族和漢族人民友好相處,境內政治安定,經濟發展,國務院、國家民委1988年、1990年分別授於蓮湖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稱號。